首页>综合 > >正文
谢晋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一起回顾这盏不灭的艺术之灯
2023-08-15 21:32:34来源:浙江日报

潮新闻 薛年勤

谢晋导演是踏着20世纪40年代中国早期电影脚印走过的最后一位导演,也是中国接受新电影的第一位导演,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开拓者之一。谢晋时代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年代,谢晋模式就是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正值谢晋诞辰100周年,我怀着十分崇敬和深情怀念的心情,纪念这位中国电影史上的巨人。

我是看着谢导电影成长的,在他的电影中吸取养料,获得愉悦和教育,获得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无疑,是一辈子受益非浅。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受到谢晋电影的影响,也是谢晋电影的忠实观众和追随者。谢晋的影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思想高度,不懈人性,理性思考及艺术追求。

谢导拍摄的电影获奖无数。比如,《鸡毛信》《女篮5号》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60年《红色娘子军》获得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奖,1965年《舞台姐妹》获得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评委奖,《春苗》《天云山传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牧马人》获得中国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芙蓉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0届大众百花最佳故事片奖,《高山下的花环》获第八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后的贵族》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老人与狗》获得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十佳影片奖,还有《秋瑾》《女儿谷》《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等,显现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时代缩影,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中国电影史册。

谢晋导演荣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谢导的电影陪伴无数观众度过半个世纪的悠悠岁月,也影响着我在文化艺术战线上半个世纪开拓和创新。

为了电影,为了艺术,他执著追求。谢导用电影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人生,讴歌了前进中的新时代。他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

在难忘的岁月中,我有幸和谢导有过6次近距离接触,让我受益非浅。谢导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清晰流露着他的意。他的一切激情火花都在他的大脑里,在银幕上,谢晋导演的光辉形像似一盏闪耀着五彩缤纷不灭的艺术神灯,悬显在我的眼前。

2008年10月18日,谢晋享年85岁逝世。这个消息震惊了中国文化界、电影界,震惊了中国大地的广大电影观众。10月中旬,我与上海市电影家协会联系,确定我和夫人孙丽娟及鲍钢同志一起赴沪参加谢导的隆重遗体告别仪式。

1995年,谢导拍摄电影《女儿谷》时,编剧周建萍、剧组女演员在浙江女监体验生活,影片拍摄就在下沙监狱,鲍钢和谢导有过几次接触。我和鲍钢电话联系,一块去上海参加谢导的遗体告别,给敬爱的谢导送一程,作最后的告别。

我们驱车到了上海徐家汇,殡仪馆已人山人海,过了好几道关卡,才进了接待大厅,在我们后面还有近三万人谢导的忠实电影观众等待着和谢导遗体告别。我们浙江去的费静波(浙江省影协主席、原省文化厅副厅长)、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原团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周建萍(韩美林夫人、中国影协活动部主任)、童本华(省影协副主席、原省文化厅电影处处长)等数十人,还有刘晓庆、张瑜、祝希娟、王馥荔、李秀明、潘虹、范冰冰、赵薇、姜文、濮存昕等都来了。大家按序列队慢慢挪动人群脚步,在哀曲声中每人携手一支小白花,为谢导三鞠躬,敬爱的谢导安息吧!把小白花摆放在谢晋导演的遗体周围,祝谢导一路平安,谢晋导演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谢导,但此时此刻的谢导已仙逝和我们远离,慈祥的安息将长眠在祖国的大地上。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1974年6月,谢导执导的电影《春苗》在杭州拍景。杭州市文化局通知我去参加拍摄,在《春苗》中,我有幸被选上担任一个角色,整整三天和谢导在一起,也见到了演春苗的李秀明和张瑜。当时我年轻形象气质好,谢导就下令“这小伙子多帅,多拍几个特写镜头”,我在宽大的彩色宽银幕上留下了几个难忘的特写镜头。也就是这一次和谢导的近距离接触,看到了谢晋在电影拍摄现场的激情、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第二次是1984年10月,谢晋导演拍摄的《高山下的花环》。谢晋带剧组主创人员到杭州参加该片的首映,谢导说:“以此片献给卫国军魂,军魂是民族之魂,是国家长城之魂”。该片反响盛大,观后震撼人心,“《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一家的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该片歌颂了革命之情,歌颂了伟大的人民军队为国捐躯的卫国军魂。仪式结束后,市领导通知我陪谢晋导演去杭州南山路钱王祠观看优秀彩灯展,一到现场,各种造型巧塑栩栩如生,吸引了谢导,我向他一一介绍。谢导兴致极高的观看了这场展览,沉浸在这五光十色的美景中。

1989年8月20日,第三次见谢导,是在他的电影《最后的贵族》的首映式。当天上午9时,省文化厅和沈祖安给我电话说:谢晋导演在杭州参加《最后的贵族》首映式,仪式完后由我安排宴请谢导,我一口答应。当晚8点,我和沈老早已在饭店恭迎。知道谢导来了,浙江日报原文体部主任高级记者姚振发、钱江晚报副总来永祥等等都来了。时年73岁的谢导,激情、潇洒、和蔼慈祥的模样令人陶醉。谢导滔滔不绝,介绍了《最后的贵族》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谢导以狂热的激情、纯净的心灵、广博的知识、非凡的才华创造了众多的电影艺术经典,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创造了电影史上的辉煌。如他所践行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去认识一些新事物解决一些新问题。”

第四次见谢导,是1995年12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举办庆祝大会,我担任该晚会的总导演,受浙江省残联的委托,邀请谢晋导演来杭参加庆祝活动。我从省影协周建萍秘书长处拿到了谢导家的电话,3次打电话到上海,是谢晋夫人徐大雯接的,她在电话中告诉我:“谢导在乡下改《鸦片战争》的本子。”后来我将大会请柬寄了去。接到谢导的来电,他说请柬收到了,乘飞机从北京到杭州。当天晚上在体育馆举行助残大型文艺晚会,谢导在开幕演出前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呼吁全社会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事业”。

谢导说:“离杭即返北京筹备电影《鸦片战争》的拍摄事宜。”在送他去机场的路上,谢导谈笑风生,平易近人。谈到了前一天晚上演出的话剧中的演员,谢导说:“这两个演员演得不错,我拍《鸦片战争》要用的。”两个月后,这位电影大师真的没忘了两个杭州演员,特地打电话给省影协周建萍秘书长通知我,明天谢导派《鸦片战争》的副导演来杭,请我联系杨和平、李少雄见面,洽谈参加《鸦片战争》的拍摄事宜。

电影《鸦片战争》杭州首映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应邀参加了。谢导说:“《鸦片战争》的拍摄是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观摩《鸦片战争》后,让我深思谢导艺术创作的激情,创作的精神。他认真严肃和一丝不苟的执着态度,深深植根在我的脑海中。敬爱的谢导,您的电影艺术经典,将永远载入史册。

最后一次,也就是在浙江省文联主席、著名剧作家顾锡东的追悼会上。谢导特地从上海赶来参加告别遗体,此时他已是80岁了。我说:“谢导,认识我吗?”谢导说:“认识认识,浙江残联基金会十周年活动是你来邀请我的么,我还是浙江省影视表演艺术联谊会的名誉会长啰。”

1988年6月,筹建浙江省影视表演艺术联谊会时,我是秘书长邀请他担任名誉会长,他在百忙之中给我发了贺信,写了“祝贺浙江省影视表演艺术联谊会成立,团结、关心全省的影视表演艺术人才”。

这一幕幕的近距离接触,这一幕幕谢导谈笑风生的形象,就像电影的慢镜头展现在我面前。谢导说:“我的每一部片子几乎都经历过折腾,但几乎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谢导的片子道出了人民的心声,揭露了中国社会现实的矛盾,所以他是有生命的。

谢导所拍摄的电影更多追求美育作品、警世作品,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他曾深情地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须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 这不仅是电影大导演的豪言壮语,更是导演在电影艺术创作上的神圣的奉献。他的作品反映时代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

谢导他的生命里只有电影。直到他心脏停止跳动前,他说:“我还有三部戏要拍”。谢导对电影事业发展的贡献体现了他对党的热爱和信仰,体现了他热爱人民的情怀,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党的电影工作者的执着担当。

著名影星刘晓庆在写给谢导八十大寿贺信中说:“谢晋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灿烂里程碑,是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不可磨灭的华彩乐章,几乎每一部谢晋作品都能垄断电影界的优秀奖项。”

无疑,谢晋电影是谢晋精神的体现,谢晋精神是中国当代电影的楷模,谢晋模式是时代旋律,他站在时代的高度用独特的自我意识对时代内涵加以审视和创造,鼓励和激励着一代代电影人。著名电影演员潘虹曾说:“谢导演,你在任何时候对我来说都是唯一的,永远是唯一的。”

谢晋电影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他个人魅力的繁衍物。他的电影有结实的质感,大手笔施展了现代中国的人文特色。以现代抒情艺术创作却能触到人心深处的那点痛,例如,《城南旧事》《早春二月》《阿Q正传》《祥林嫂》《舞台姐妹》等,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认识价值,因而这些艺术作品留了下来,在群众的心中留下印象。

谢晋电影让民众透悟出社会和人生的哲理,获得社会性的现实共鸣和内涵的施展,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艺术反映。学习、记成谢晋的电影精神,在万浪奔腾的新时代,我们要弘扬传承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坚持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人,雕刻时代新史和生命的时代历程。我们要学习谢晋导演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高贵品质,创造出更好的电影作品,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和塑造新时代英雄,谱写感人的中国故事。我们要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为人民喝彩,创造出具有时代标志,时代特色,时代影响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著名综艺晚会导演、文艺评论家、资深戏剧专家、研究馆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华传统文化》杂志总编)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