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两个人当中,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范进,毕竟初中课本中我们就对《范进中举》的故事进行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耳濡目染了。范进作为一个穷苦的书生,一辈子都在追求名利,他渴望通过科举来改变人生,可是参加了20多次考试都没能考中。
(资料图片)
在他参加科举的数十载时间里,遭受到了很多人的白眼和非议,就连他的岳父都骂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他从未放弃过,偏偏要去考试。
曲折科举史
在他54岁那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得知他中举之后,身边的人对他的态度全部发生了改变,很多人前来送礼收买他。一向看扁他的岳父,也夸他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骂不得,可这个时候,他却不相信自己考中了,他反应过来之后说了一句"噫!好了!我中了!"之后就变得疯癫起来,是岳父的一巴掌才让他欣喜中回过了神。
回归现实,我想范中进举的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作者个人虚构出来的,并且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是另一方面这个故事恰恰彰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应。
一个参加了20多年科举考试的人,最终在54岁的时候中举,而中举之后他一度陷入了疯癫,这完全就体现了当时科举考试存在着缺陷的地方,科举虽是为社会选拔人才,但是因为它的不完善,让那些文人学士的心一点点被腐蚀。
这个故事当中范进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他身上展现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悲愤和心酸,可是最后他因中举而疯掉,也展现了他的扭曲和失去自我。
那么范进中举他所种的这个举人在古代是什么地位呢?
举人的历史发展,要从汉朝开始说起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考试的说法,朝廷需要招揽一些贤才,他就要派郡国的首相去举荐贤才,这被举荐的人就叫做举人。到了唐宋的时候,已经有了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都被叫做举人。
到了明清时期,举人就更加的具体化了,参加科举考试中乡试的人就称为举人。这里的乡试,其实也是科举考试之一,他会在每年8月份的时候举行,而且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如果要是考不上的话就要再等三年,这个时间段是很长的。
另外,乡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亲自派遣过去的,如果在考试中成功的考中了乡试的人,他便就是称为举人了。
举人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乡试选拔出来的,但是却大有前途,考中举人的人,可以继续参加会试。即使会试是不成功的,那么他也算纳入了仕途当中,就像知县这之类的官可能就会让他们来担任。
范中进举之后,不少人都拉拢他,甚至是那位做过知县的张乡绅,就用50两银子和房子来拉拢。
不管官职大小,总比穷苦的贫民百姓强,这也是范进一直不放弃乡试的原因,在当时知县这个官职其实并不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长,管理着一方百姓,所以说权利还是比较大的,更重要的是帝王很难把手伸到这些乡县当中管理,所以他们很容易捞油水。
范进为了一个举人的位置努力了30多年,所以当他考中之后自己都难以置信,以至于疯癫。从范进对举人的坚持来看,他一定是努力的,而之所以他之所以考不中,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举人这个位置太抢手,竞争者太多,都知道在古代对于农民来说有一个很重的负担,那就是赋税徭役,但如果你是举人的话,就可以免除这些赋税徭役了,这对一个百姓来说可以减轻很重的负担。
除此之外,举人还和可以享受其他待遇,比如不能对举人动刑等等。可能是因为这些特殊的待遇,让参加乡试的人很多,所以竞争压力就很大,这是范进难以中举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便是科举考试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这也是作者写《儒林外史》的原因,他想通过这本书反应当时的社会现象。在科举考试中会存在着一些徇私舞弊的做法,当时的八股考试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像范进这样沉迷于学术而导致扭曲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想要中举而只知道钻研儒学,却忘了把道德应该放在一个高点。
《范进中举》是一个比较滑稽的故事,但这背后蕴含了太多的寓意,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也尽显科举中的弊端。
标签:
相关新闻